本帖最后由 丫丫 于 2015-7-18 14:18 编辑
问题导读
1.实时交互式查询系统有哪些区别和优缺点?
2.Hive on Tez系统具备哪些优点?
3.Hive on Spark系统具备哪些优点?
4.Impala系统具备哪些优点?
5.Presto系统具备哪些优点?
在批处理时代,Hive一枝独秀;在实时交互式查询时代,呈现出的是百花齐放的局面。Hive on Tez, Hive on Spark, Spark SQL, Impala等等,目前看也没有谁干掉谁的趋势。引用今年图灵奖得主Michael Stonebraker的话说,现在的数据库领域已经不是”one size fit all”的时代了。那么面对这么多系统,我们改如何选择呢?这里谈谈这些系统的区别和优缺点。
Hive/Tez/Stinger目前的主要推动者是hortonworks和Yahoo!。刚刚结束的2015 Hadoop Summit(San Jose)上,Yahoo分享了他们目前生产环境中Hive on Tez的一些情况。显示和Hive 0.10(RCFile)相比,目前的Hive on Tez在1TB的数据量查询的加速比平均为6.2倍。目前的Hive on Tez已经是production-ready。Tez这个执行引擎和Spark比较类似,原来的MR只能执行Map和Reduce两种操作,现在的Tez可以把Job解析成DAG来执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进一步优化Hive执行效率的工作,例如Vectorized Execution和ORCFile等。Dropbox也透露他们的Hive集群下一步的升级目标就是Hive on Tez。
Hive on Spark目前的主要推动者是Cloudera,可以认为是Hive社区这边搞的”Hive on Spark”。刚刚release了第一个使用版本,目前不能用于生产环境。Hive on Spark既能利用到现在广泛使用的Hive的前端,又能利用到广泛使用的Spark作为后端执行引擎。对于现在既部署了Hive,又部署了Spark的公司来说,节省了运维成本。
对于上面提到的Hive on Tez和Hive on Spark两种系统都具备的优点是: 1,现存的Hive jobs可以透明、无缝迁移到Hive on ***平台,可以利用Hive现有的ODBC/JDBC,metastore, hiveserver2, UDF,auditing, authorization, monitoring系统,不需要做任何更改和测试,迁移成本低。 2,无论后端执行引擎是MapReduce也好,Tez也好,Spark也好,整个Hive SQL解析、生成执行计划、执行计划优化的过程都是非常类似的。而且大部分公司都积累了一定的Hive运维和使用经验,那么对于bug调试、性能调优等环节会比较熟悉,降低了运维成本。
Spark SQL主要的推动者是Databricks。提到Spark SQL不得不提的就是Shark。Shark可以理解为Spark社区这边搞的一个”Hive on Spark”,把Hive的物理执行计划使用Spark计算引擎去执行。这里面会有一些问题,Hive社区那边没有把物理执行计划到执行引擎这个步骤抽象出公共API,所以Spark社区这边要自己维护一个Hive的分支,而且Hive的设计和发展不太会考虑到如何优化Spark的Job。但是前面提到的Hive on Spark却是和Hive一起发布的,是由Hive社区控制的。 所以后来Spark社区就停止了Shark的开发转向Spark SQL(“坑了”一部分当时信任Shark的人)。Spark SQL是把SQL解析成RDD的transformation和action,而且通过catalyst可以自由、灵活的选择最优执行方案。对数据库有深入研究的人就会知道,SQL执行计划的优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Spark SQL在这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提供了一个非常灵活、可扩展的架构。但是Spark SQL是基于内存的,元数据放在内存里面,不适合作为数据仓库的一部分来使用。所以有了Spark SQL的HiveContext,就是兼容Hive的Spark SQL。它支持HiveQL, Hive Metastore, Hive SerDes and Hive UDFs以及JDBC driver。这样看起来很完美,但是实际上也有一些缺点:Spark SQL依赖于Hive的一个snapshot,所以它总是比Hive的发布晚一个版本,很多Hive新的feature和bug fix它就无法包括。而且目前看Spark社区在Spark的thriftserver方面的投入不是很大,所以感觉它不是特别想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缺点就是Spark SQL目前还不能通过分析SQL来预测这个查询需要多少资源从而申请对应的资源,所以在共享集群上无法高效地分配资源和调度任务。 特别是目前Spark社区把Spark SQL朝向DataFrame发展,目标是提供一个类似R或者Pandas的接口,把这个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DataFrame这个功能使得Spark成为机器学习和数据科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个组件,但是在数据仓库(ETL,交互式分析,BI查询)领域感觉已经不打算作为他们主要的发展目标了。
Impala主要的推动者是Cloudera,自从推出以来一直不温不火。Impala是一种MPP架构的执行引擎,查询速度非常快,是交互式BI查询最好的选择,即使是在并发性非常高的情况下也能保证查询延迟,所以在multi-tenant, shared clusters上表现比较好。Impala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优点就是支持的SQL是在以上这些系统中是最标准的,也就是跟SQL99是最像的,所以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Impala的主要缺点是社区不活跃,由C++开发,可维护性差,目前系统稳定性还有待提高。
Presto是Facebook开发的,目前也得到了Teradata的支持。目前Presto的主要使用者还是互联网公司,像Facebook,Netflix等。Presto的代码用了Dependency Injection, 比较难理解和debug。另外还有一些系统,像Apache Drill,Apache Tajo等,都是非常小众的系统了。
总的来说,目前来看Hive依然是批处理/ETL 类应用的首选。Hive on Spark能够降低Hive的延迟,但是还是达不到交互式BI查询的需求。目前交互式BI查询最好的选择是Impala。Spark SQL/DataFrame是Spark用户使用SQL或者DataFrame API构建Spark pipeline的一种选择,并不是一个通用的支持交互式查询的引擎,更多的会用在基于Spark的机器学习任务的数据处理和准备的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