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有一个Storm-HBase开源的项目,可以参考:
一个GitHub项目:Storm-HBase,该项目是Twitter Storm和Apache HBase的结合,它使用HBase cluster作为Storm的Spout数据源,目前只是初步实现,后续会进一步完善。
HBaseSpout根据时间戳范围[start_timestamp, stop_timestamp],持续不间断地从HBase cluster读取流数据: - 如果start_timestamp = 0,HBaseSpout将默认从3分钟前的数据开始读取并发送到Storm cluster;否则从用户指定的start_timestamp开始读取数据。
- 如果stop_timestamp = 0, HBaseSpout将默认读取到当前时间的数据,并随着时间流动持续地读取新的数据并发送到Storm cluster;否则读取到用户指定的stop_timestamp后停止读取。
以上有关[start_timestamp, stop_timestamp]的设计,是为了适应不同的运行模式: - 最典型情况下,start_timestamp = 0 and stop_timestamp = 0,则从3分钟前开始读取发送数据,然后会同步扫描HBase cluster中的新数据,并发送给Storm cluster,适合用户实时计算的情景。
- 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例如Storm cluster重启,计算任务状态被丢失,此时可能需要能够Spout进行数据的回传(data rewind),通过指定[start_timestamp, stop_timestamp]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Storm-HBase力求尽可能做到通用化,因此提取了Storm和HBase的配置信息。有关Storm-HBase的配置选项,可以在GitHub工程的src/main/resources/storm.properties以及src/main/resources/hbase.properties文件中找到。如果你的HBase表的Schema结构与上述类似,那么只需要进行简单的配置即可使用Storm-HBase。
目前的HBaseSpout实现基于以下假设: - HBase表的rowkey形式为[shardingkey, timestamp, ...];
- shardingkey占据第1个byte,表示表中数据的分区数,一般是100以内,所以这里使用了short类型存储;
- timestamp占据第2~5个byte,表示数据中的时间戳信息,这里timestamp是秒级的UNIX时间戳值,使用了int型存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