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技技术迭代突飞猛进的社会,现安逸的工作“你”还能持续多久

2017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受到极大关注的一年,如果你留意的话,几乎每天都有相关的消息传来:Google母公司Alphabet公开测试无人驾驶汽车、阿里宣布投资千亿成立达摩院、百度机器人入驻肯德基等等。
新技术总会催生新的职位需求,也会摧毁一些岗位。咨询公司Gartner指出,2019年之前人工智能造成的失业将多于其创造的工作机会。但从2020年开始,人工智能创造就业数量将会超过造成失业数量,人工智能会在“杀死”工作机会的同时,制造新的工作机会。
一种极其乐观的论调是人类能够高效地完成自己喜爱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时间度假和享乐,娱乐行业会达到空前的繁荣,到时也应该有新的指标来衡量人类的生产力。
这种论调让人有一种在听赫胥黎讲述《美丽新世界》的感觉。尽管如此,既然未来不可阻挡,我们还是可以看一下人类对未来的预测具体有哪些。
我们综合了美国劳工统计局(U.S.BureauofLaborStatisticsLatestNumbers)最近发布的新的十年预测报告、智联招聘的《2017人工智能就业市场供需与发展研究报告》、MichaelPage(中国)发布的《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报告》等报告以及相关论文、媒体报道,就人工智能将会如何影响人类的工作这个问题,总结出你可能会感兴趣的11条内容,主要是针对中国和美国市场。
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薪酬,属于金字塔尖1%的水平 根据腾讯研究院和BOSS直聘联合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全球AI领域人才约30万,而市场需求在百万量级。其中,高校领域约10万人,产业界约20万人。全球共有367所具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高校,每年毕业于AI领域的学生约2万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MichaelPage(中国)区域总监陈慧洁告诉《好奇心日报》,AI相关领域候选人的薪酬竞争度,属于金字塔尖1%的水平。许多科技公司会为高端人才提供股权激励,一些中国科技巨头为了吸引海外人才,愿意给予候选人全球入职的自由度。
Google半个月前在中国成立了一个专注于人工智能的中心,招募多个跟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相关的岗位,其中包括机器学习研究院技术主管、云端机器学习产品经理等。除此之外,微软、IBM等也都在招聘相关领域的中国员工。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人工智能相关岗位应届毕业生的起薪基本在12.5K/月-25K/月;毕业三年后人工智能岗位的技术人员,基本可以实现薪酬翻番。由于人才竞争过于激烈,企业在争夺候选人时会提供30%-50%的薪资涨幅。
数据分析最易跨界,掌握机器学习的AI人才最紧俏根据智联招聘的调查,数据分析是所有AI人才技能标签中最成熟的技能,占比最高为48%。作为AI领域的“基础建设”,从事数据分析的求职者是向AI领域转换门槛最低的人群,也是最容易跨界从事AI领域的人群。其次,具备图像处理技能的求职者占比14%;数据挖掘技能人才占比13%;而机器学习人才仅占比6%。
1.jpg

AI人才高度集中,国内华为招揽的最多 由于人才紧缺,AI人才的分布高度集中在大公司中,事实上主要就是那么几家科技巨头。以国内而言,现有的AI人才主要集中于华为、联想、BAT等行业巨头,其中华为的占比最高,为30%。而从全球范围来看,几乎超过50%的业界顶级AI专家都已被Google招入麾下。 深圳云天励飞是一家专注于视觉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司,其首席科学家兼AI副总裁王孝宇表示,“短期内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招聘人工智能人才的成本非常高。我们在美国招一个刚毕业的计算机视觉方面的博士,年薪在30万-40万美元。”
2.jpg

AI人才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其中北京、上海、深圳人才供给占比多于需求占比,广州、杭州的人才供给少于需求占比,人才紧缺的程度更高。
就国内的高校而言,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方面还没有特别突出的院校,目前就职市场上占比最高的前三名高校分别为清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无人店”流行,零售工作会大幅减少几乎所有讨论人工智能的报告都指出,未来的零售门店将会更多使用机器,而非人类职员。消费者也更喜欢自己完成挑选、结账甚至打包的工作。过去这一年,有关“无人店”的尝试越来越多,比如沃尔玛对抗亚马逊筹划的无人超市项目,为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日本便利店,中国的无现金支付门店等。
按照世界经济论坛(WorldEconomicForum)之前的估算,一旦目前所有的自动化技术都投入使用,全球30%-50%的零售业工作都有消失的风险。
最明显的是已经普及了二十多年的自助机器,按照英国咨询公司RetailBankingResearch的计算,全球自助结账机的数量将会从2013年的20万增加至2021年的32.5万。未来十年里,光是美国杂货店,收银员与打包人员就会分别减少4.27万和2.88万人。
自动驾驶技术对司机需求的影响,远不及Uber、滴滴去年十月,Uber已经尝试让无人驾驶卡车接单;中国国内无人驾驶巴士的应用也已经投入使用。更加安全、高效的无人驾驶可以更好地适应长途运输需求,尤其是在电商高速发展的情况下。
3.jpg

有预测指出,美国未来80%的卡车司机工作会消失——但就和许多报告一样,这项预测并不能给出具体的实现时间。
美国劳工统计局的经济学家们认为,无人驾驶卡车彻底取代司机的速度不会那么快。他们预测为未来十年里,重型卡车岗位还会增加11.4万个。
职业预测部门的总监TeriMorisi表示:“我们认为自动驾驶离我们对卡车行业的预测还有点远。列队驾驶、刹车辅助等方面的科技进步会让卡车驾驶变得更安全、更高效利用能源,但它们不会改变(市场)对卡车驾驶的需求。”
至于其他驾驶工作,美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巴士司机数量将会增加8.9%,而的士司机数量会降低41.2%,不过这与Uber、Lyft的发展更相关。
北美消失的制造业工作机会,85%都是因为“机器”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里的预言正在实现,但并不刺。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U.S.BureauofLaborStatisticsLatestNumbers)发布的最新十年预测报告,在岗位减少速度最快的20个行业里,有14个都来自制造业,除了烟草业是严重受需求量减少影响以外,其他都与机器人的应用有关。
2000-2010年美国和加拿大制造业岗位减少了560万个,其中85%都是因为机器替代,只有13%的工作是被劳动力相对低廉的发展中国家抢走。
蓝领工人被取代,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性质本身就过于机械化。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在2015年提出,使用工业机器人变得越来越划算,每个机器的平均购买和运营成本将会从2005年的18.2万美元降低至10.3万美元,到2025年,美国、中国、韩国等全球最大的25个出口国家每年在工业机器人的投资将会以10%的速度增长。
早被看衰的会计与审计,未来十年还会增长 牛津大学BenediktFrey与MichaelA.Osborne教授曾经在2013年发表了一篇被广为引用的论文——《雇佣的未来:各职业会怎样受自动化影响》(TheFutureofEmployment:Howsusceptiblearejobstocomputerisation)中显示,“会计与审计”是最高危的职业之一,被取代的可能性高达94%,处理账款、审计等工作都很有可能会由程序来完成。
好消息是,在未来十年这件事应该还不会发生。劳工统计局的预测显示,美国会计行业的岗位将会从今年的98.57万个增加至2026年的106.36万个,岗位数量占到行业36%左右的“会计与审计”岗位将会增长11.8%,是全美增长最快的职业之一。
但会计行业里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打字员、数据录入、接线员、文件管理就不同了。在办公无纸化的环境下,这些岗位降低幅度都高于10%,其中打字员降低了32.9%。
这些职业的衰退不止发生在会计业,而是遍布于各行各业。在论文的最后,两位教授列出了702个职业被机器所取代的可能性,其中电话营销、数据录入等工作是人工智能最可能取代的工作,可能性高达99%。
ATM会越来越智能,一个机器就是一家支行 “目前ATM机已经能够完成90%人类能做的工作,”全球最大ATM公司Diebold的CEOAndyMattes表示,在现金使用日益减少的情况下,ATM公司正在努力改善产品性能、提高智能程度。
《雇佣的未来:各职业会怎样受自动化影响》显示,柜员岗位被取代的可能性为98%。在接下来的十年里,美国存款机构的柜员数量将会从44.4万减少至39万,同比减少12.1%。
收集用户信息、审核贷款资料、准备合同等大量机械化的工作将被自动化,按照麦肯锡的报告,这些消耗了金融机构员工43%时间的工作都可以由机械代劳,这就是弱智能技术的工具性优势。
日本最大银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宣布未来将相当于9500个员工工作量的文书工作都交给程序处理,但宣称不会因此而裁员,会要求员工把更多时间都用来服务资产最高的那部分客户。
关于买房,还是听取人类的建议吧 让人有些意外的是,属于服务行业的房地产经纪人也一度被列入受自动化影响的“高危职业”。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未来十年房地产行业的岗位数量将会减少12.1%,其中销售代表和经纪人的岗位数量都下降7.9%。
和推销员类似,在购房交易中的不美好体验,让买家更倾向于通过网站来发布、查看信息。看起来房产经纪人的危机在于提高服务质量。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购房者评估其贷款事项、缩小选择范围,这可以减轻房地产经纪人的工作量.但就目前看来,这些工作被完全取代的可能性并不大。最终购房贷款阶段中,买家依然会依赖于人类的建议,最值得信赖的信源分别是经纪人(41%)和银行(35%),只有11%的人愿意听取机器人的意见做决策。
AI时代,更需要供给情感、创意的岗位 在人工智能可以做更多程式化的工作之后,人类的精力和智慧将在精神创造、艺术文化等方面得以发挥自身的特长,这也是人工智能难以取代的,比如娱乐治疗师(recreationaltherapists)被取代的几率只有0.28%。
某些招聘平台也针对需要创意、情感的岗位进行了筛选,发现在思想、精神、创意起主导的岗位中,需求将更加聚焦在人本身能释放的价值,如心理医生针对病人的个性化诉求如何通过感情和心理学理念去医治,而非简单的心理测试;广告的文案、创意人员则被要求更大程度的释放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非设计工具的使用。
但在这些领域,一些基础技能的岗位也将被取代。比如今年双十一的“人工智能设计师”鲁班就是一个现成的案例,通过不断学习、练习,掌握banner设计的所有套路风格,鲁班一秒钟可以做8000张海报。
所以人类设计师将贡献更多创意思维,而非重复技能的熟练。
4.jpg

目前担任创新工场AI工程院院长的李开复预测,可能未来人才金字塔中,大约会有四种群体:第一种是创新领袖;第二种是各领域顶尖的专业人,无论是医学、新闻还是其他领域,剩下少数;第三种是人文艺术类,也是AI不能取代的人;第四种是服务业从业者。
而根据《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人工智能已经运用到音乐、绘画等领域,不仅在创造新的艺术类型,还在创造新的艺术家。
与其说被取代,技能迭代更令人焦虑AI人才的争夺是全球的竞争。目前AI人才供应量最大的是美国,此外,日本、印度、以色列、英国、法国、德国和中国等国家也有很大需求。
对于大量招不到AI人才的企业来说,跨行业招聘或者转型后的技术人才成为了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许多大公司也成立了内部培训的教育体系。
包括物理、数字、电子等专业的毕业生都“跨界”到了人工智能领域。一些改变行业应用场景的技术壁垒并不是那么高,只要有基本的数学能力和学科知识,跨行业是一件可行的事情。
从事大数据工作的人才将成为最容易实现跨界的人群,但高端需求如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等技术门槛较高的岗位跨界较难,多依赖于海外引进。 人类被机器取代的危机在数年内并不会真正出现,但被机器追赶着学习新技能、适应职场需求已经在发生了。









没找到任何评论,期待你打破沉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