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不是所有分类的场景使用分类数据挖掘都有实际操作性。美国政府曾在“9·11”发生后提出一项全面信息识别计划(Total Information Awareness Project),这项计划的目的是建立系统,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全美居民的通话记录和信用卡支付记录等海量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利用这个系统来识别隐藏在美国的全部恐怖分子。除去涉及的个人隐私问题和海量数据如何获取和处理的问题之外,单纯从数据挖掘问题本身来说,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就要打个大问号。假设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了一个99%的分类器来识别恐怖分子,虽然这个分类器的精度已经是相当好了,但是整个美国一天之中可产生的相关数据保守估计就会有约十亿条,在产生如此庞大的增量情况下,这个99%的分类器每天至少也要忽略掉近千万条可疑数据,那么就可以说这种分类器几乎毫无用处。可能是基于这个原因,2003年这个计划被终止,虽然之后还是有若干个类似的计划被提出并尝试,但其效果都很有限。正如前所述,除非另辟捷径,否则这项计划能够成功实施的可能性很小。